(二)
最後一次看見阿先是幾年前的事,那雙眼睛仍有著穿皮透骨的魔力。高中畢業後和他的聯繫便斷了,那天當我把書店的鐵門拉起,正猜測鑰匙放在左邊還是右邊的口袋,突然有個人叫住我,一瞬間我還猶豫該叫他阿生還是阿先。記憶中若是把阿先叫成了阿生,必定會挨一陣鐵拳,保險起見還是叫他阿先。
阿先對我笑了笑,好像看穿了我的猶豫,從來我就十分害怕他的笑容。他說是來拿他的詩集。這下我回想起開店的第一天,除了幾盆稀稀落落的祝賀花籃(多是隔壁的飲料店、彩券行的人情舉動),就是阿先寄來的詩集,每頁都是手寫原稿,還有些塗鴉插圖。原以為他要我幫忙出版,當作家曾是他眾多志向之一,但苦於只是沒出版能力的小書店,本想把詩集退回,卻發現包裹上只有收信地址,擺明是意志堅決。於是暫時找個透明書櫃擺著,像是某位名家的真跡,一面祈禱他別登門造訪。出乎意料的,每個客人都愛在櫃子旁打轉,大概是沒法翻翻的書特別挑人興趣,隔一陣子就有人問這本書哪裡找。我靈機一動,每兩個月在書店裡登一首阿先的詩,就夾在結帳台的玻璃板下面。客人往往只有找零錢的空檔能看個幾行,又不好意思阻礙後方排隊的人龍(買書的人通常相當客氣),於是三天兩頭就來買書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有天,一位講話很有份量的人物遞給我信用卡時順便附了張名片,他說這本詩集很值得出版。幾次會談後,阿先的詩集便順利出版上架,而他在手稿裡的簽名:阿仙,便自然成為筆名。
開了門,我馬上拿給他一本精裝本詩集,那現在仍然是書架中層左右的暢銷程度,他卻說早看過了。於是我走向櫃檯打開上鎖的抽屜,裡頭防潮箱收著阿仙的詩集手稿。我鼓起勇氣問他,當時連寄信地址也沒的這樣寄來,現在為何又要拿回去?今天已出版四刷,有沒有新作品?他仍只是笑,反問我防潮箱真能百分之百阻止發霉嗎,有沒有跟房間一樣大的尺寸,又問我有沒有看過發霉的人。從以前我就鮮少能回答他的問題,只好反射性的問他最近做什麼工作、生活如何等等。他偶爾回答幾句,偶爾又像是講別人的事,拼湊之下大概是他累積了點錢去了幾個國家,見識不同文化和貧苦富樂的劇烈差異,體會到政治社會經濟皆是虛無而皈依了某宗教大師,又因為與對方辯論宇宙道理而被逐出門派。現在他要自立學說而到處演講,卻沒有任何人接受。
我說我很願意聽聽看,他說時間已經到了。臨走時他問我:「你相信些什麼?」
還在歪著頭思考,店裡只剩門板上風鈴的搖擺,和一點室外氣味飄了進來。我看著空空的防潮箱,裡頭白襯布中央有個長方形的凹痕,竟已發黴許久。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