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像現在要找個簡單好記的「ID」,或是「username」,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樣。
你思考的光譜有兩端:一邊是日常用字,好比說sexy,hot,這些絕對都有人用了。另一邊則是孤僻字,特別是神話裡的英雄,某個怪病或鬼名詞,這些也早就有專家拿去用了。光譜的中間有很多「不多不少的人會知道的字」,好比某個樂團的一首歌,或是電影裡的對白,這種可以彰顯見識的字也大多被搜刮完畢了。你很羨慕那些有著好聽好記又讓人喜歡的「identification」,好比樂團the who,作家西西,村上龍的69,好像那些都字被他們鍍上金了;你也不爽那些佔了好名字卻沒貢獻的尸位素餐客,用瞪著「不該買走限量品卻買走的礙事人」那樣的眼光瞪著螢幕。於是我們只好在字前字後加上一些鬼數字充數,或是類似夜市裡把「PUMA」解構成「POMA」的行動,或是繼續花更多的時間在google或字典上找字,期待有更多的靈光一現。
所以,我們該想清楚自己能承擔多少identification,再增加自己的ID。
可惜事實也不是這樣,常常有了ID才能開始經營一個identification。樂團可以沒有團名暫時練團,可是要報名表演,要設計DM的時候必須有名字。小孩生下來可以先叫任何小字輩的娃娃名,可是上學不能叫做林某之女。你可以預想好要捏造怎樣的網路人格,可是沒有ID無法上線。或是有人深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好名」。之前引發法律風暴的日本公司livedoor總裁就是這點的狂熱份子。好名字影響一切,好ID影響一切。更麻煩的是越來越多的ID被用過了,不同領域的identification一樣樣被發揚光大,有著又怪又長的ID加上跨界(國界/知識界/藝術界等等)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兩界的跨越地帶又形成新的identification,像是調色盤方型凹槽中間的溝。
我們都在大多數單純領域已被開拓殆盡的太平盛世中,努力把複雜的事情做的更複雜,這不單是無聊而已,是真的無聊。成功很容易,失敗更容易,但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逐漸成功和逐漸失敗之間彎彎屈屈的繞來繞去,不斷的把東西拆開來裝回去,或是看看別人在幹麻,也沒人告訴你這樣酷不酷,因為盛行的是「做自己」。我們有天很可能會變的「不怎麼樣」,有可能是現實,床頭的剪刀忘了收,轉換經營別的ID-新的品牌,新的工作,新的國家,所以舊的identification已經淡忘了,或是我們已經看透而樂於跟他人一樣,穿一樣的鞋走一樣的路,成功的消失了。只是戰鬥的靈魂或是某些激情又說:咱們繼續「前進」。
所以當我們懷著矛盾的心,一邊買著限量20件的東西,一邊希望不要碰到其他19人的時候,乾脆放開心胸,去擁抱他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